谢邀。
北斗七星是北半球星空的标志之一,这七颗星看起来比较明亮,它们看起来就像勺子一样。并且沿着勺子开口的方向,还很容易找到北极星,这样可以在夜间辨认出方向。那么,北斗七星都是什么星呢?它们实际有多大呢?距离我们有多远呢?
事实上,夜空中超过99%的星星都是恒星,其中也包括北斗七星。既然是恒星,它们就像我们的太阳一样,自身可以经由核聚变来产生光和热。只是那些恒星都不在太阳系中,它们距离地球至少有4光年。从这么远的距离看它们,只能看到亮点。下面,简单来介绍一下北斗七星。
瑶光是一颗诞生大约1000万年的恒星(太阳年龄已有46亿年),它的质量、半径、光度和表面温度均大于太阳,分别是6.1倍、3.4倍和594倍、2.7倍。瑶光距离地球大约104光年,目前正以11公里/秒的速度在靠近我们。
开阳也比太阳更大更亮,它的质量、半径、光度和表面温度分别是太阳的2.2倍、2.4倍、33.3倍和1.6倍。它的年龄约为3.7亿年,距离地球83光年。
如果观测条件和视力足够好,还能看到开阳旁边有一颗较暗的星,它被称为“辅”,这颗恒星是开阳的伴星。开阳其实是一个六合星系系统,包括互相绕行的两个双星系统——开阳Aa和Ab、开阳Ba和Bb,以及辅A和辅B。这六颗恒星在引力的束缚下,绕着共同质心在不断运动。
玉衡的质量、半径、光度和表面温度分别是太阳的2.9倍、4.1倍、102倍和1.6倍,它的年龄约为3亿年,距离地球82光年。玉衡是北斗七星中看起来最亮的一颗,视星等为1.7等。就像瑶光一样,玉衡也在靠近我们,视向速度约为9.3公里/秒。
天权的质量、半径、光度和表面温度分别是太阳的1.6倍、1.4倍、14倍和1.7倍,它的年龄约为3亿年,距离地球81光年。在北斗七星中,天权是看起来最暗的那一颗,视星等为3.3等。天权是一个三合星系统,主星天权A还有两颗较小的伴星。
天玑的质量、半径、光度和表面温度分别是太阳的2.9倍、3.0倍、65.2倍和1.6倍,它的年龄约为3亿年,距离地球83光年。天玑是一个双星系统,主星天玑A的周围存在一颗较小的伴星——天玑B,它的质量只有太阳的79%,这是一颗橙矮星。
天璇的质量、半径、光度和表面温度分别是太阳的2.7倍、3.0倍、63.0倍和1.6倍,它的年龄约为5亿年,距离地球80光年。天璇处在大熊座移动星群中,它正以12公里/秒的速度朝向我们运动。
天枢古时又称贪狼,它的质量、半径、光度和表面温度分别是太阳的4.5倍、22.8倍、316倍和80%。天枢的年龄约为2.3亿年,距离地球123光年。
虽然天枢的年龄远低于太阳,但它已经是一颗垂暮的恒星——红巨星。天枢的核心氢燃料已经耗尽,现在正在进行氦核聚变,这会导致天枢的体积剧烈膨胀,光度增加,表面温度降低。
另外,天枢也是一个双星系统,伴星天枢B的质量约为太阳的1.6倍。如果沿着天璇和天枢的延长线向着北斗七星的勺口方向延伸,很快就能找到一颗比较亮的恒星,那就是目前离北天极最近的恒星——北极星。
北斗七星是北半球天空星象,由七颗恒星组成,从斗身到斗柄依次为: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
可能很多朋友都观看过北斗七星,那你知道这七颗恒星离我们所处的地球有多远?重量如何,又有多大呢?
实际上,这七颗星与太阳一样,都是恒星,自身都可以产生光和热。它们都在太阳系之外,与我们的距离都以光年计。
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七颗恒星。
天枢,古人称之为贪狼星,它是一颗橙色巨大恒星,距离地球有124光年。
请注意,光年是长度单位,就是光在真空中经过一年时间传播的距离,一光年约等于9.5万亿公里,自己可以计算一下。
天枢星的半径是太阳的32倍,质量是太阳的4倍,光度是太阳的300倍,表面温度有4300多度,比太阳的温度低。
天枢的年龄约为2.3亿年,比太阳年轻得多,其内部氢燃料已耗尽,目前正在进行氦核聚变,将使光度增加,温度降低。
天枢还有一颗伴星,质量是太阳的1.6倍,环绕周期为44.4年。
天璇,古人称为巨门星,距离天枢45光年,距离太阳和地球都是80光年。
天璇的半径是太阳的3倍,质量是太阳的2.7倍,光度是太阳的63倍,表明温度是太阳的1.6倍,年龄约有5亿年。
天枢已处于冷却过程中,内部氢燃料已经耗尽,它处于大熊星座移动星群中,正以12公里每秒的速度靠近地球。
天玑,古人称为禄存星,距离天璇12光年,距地球84光年。
天玑半径是太阳的3倍,质量是太阳的2.9倍,光度是太阳的65倍,表明温度达到9100摄氏度,是太阳的表温的1.6倍。
天玑年龄约为3亿年,它还有一颗橙矮伴星,质量仅为太阳的80%。与其它六星相比,天玑的存在感和知名度最低。
天权,古人称为文曲星,距离天玑6.8光年,距离地球81光年。
天权的半径是太阳的1.4倍,质量是太阳的1.6倍,光度是太阳的14倍,表明温度为9200摄氏度,是太阳的1.7倍。
天权的年龄约为3亿年,它是北斗七星中最暗的一颗星,还有两颗肉眼看不见的伴星,但知名度却是最高的几颗星之一。
玉衡,古人称为廉贞星,距离天权7.7光年,距离地球82光年。
玉衡的半径是太阳的4.1倍,质量是太阳的2.9倍,光度是太阳的102倍,是北斗七星中最亮的一颗星。
玉衡的表明温度为8700摄氏度,是太阳的1.6倍,年龄约为3亿年,它正在以9.3公里每秒的速度向地球靠近。
玉衡也有一颗肉眼看不见的伴星,质量是太阳的15倍,可能是一颗褐矮星。
开阳,古人称为武曲星,距离玉衡6.6光年,距离地球83光年。
开阳半径是太阳的2.4倍,质量是太阳的2.2倍,光度是太阳的33倍,表明温度达到9000摄氏度,是太阳的1.6倍。
开阳年龄约为3.7亿年,它是一个六合星系统,其中一颗伴星肉眼可见(要视力好),其余四颗星肉眼是看不见的。
摇光,古人称为破军星,距离开阳24.7光年,距离地球103光年。
摇光的半径是太阳的3.4倍,质量是太阳的6.1倍,光度是太阳的594倍,表明温度高达1.5万摄氏度,是太阳表温的2.5倍。
摇光年龄约有1000万年,是北斗七星中最年轻的一颗星,它正以11公里每秒的速度向地球靠近,其光度也是最高的。
综上,北斗七星中,摇光最年轻,光度、温度、质量最高,天枢的体积最大。
北斗七星很大,它就在那里。但是如果你能从各个角度看到北斗七星,它有多大?
瑶光质量、半径、光度和表面温度分别是太阳的6.1倍、3.4倍、594倍、2.7倍; 开阳的质量、半径、光度和表面温度分别是太阳的2.2倍、2.4倍、33.3倍和1.6倍; 玉衡的质量、半径、光度和表面温度分别是太阳的2.9倍、4.1倍、102倍和1.6倍; 天权的质量、半径、光度和表面温度分别是太阳的1.6倍、1.4倍、14倍和1.7倍; 天玑的质量、半径、光度和表面温度分别是太阳的2.9倍、3.0倍、65.2倍和1.6倍; 天璇的质量、半径、光度和表面温度分别是太阳的2.7倍、3.0倍、63.0倍和1.6倍;天枢的质量、半径、光度和表面温度分别是太阳的4.5倍、22.8倍、316倍和0.8倍。天枢是一个双星系统,伴星天枢B的质量约为太阳的1.6倍。
居住在北半球的任何人,只要能画勺子,通常都能在天上认出它。 天空有88个星座,北斗七星不是其中之一。它是大熊座的一部分。事实上,你熟悉的勺柄实际上是大熊的尾巴。 那个北斗七星有多大? 你可能会惊讶于它占据了多少天空。天文学家以度数测量天空。360度带你一路环绕天空,我们的月亮宽半度。 天璇和天枢是北斗七星中的指针星。你可以把11个满月并排放在它们之间的空隙里。从北斗七星的底部到手柄末端大约有40个满月。所以,北斗七星大约有20度。 这里有一些测量尺寸的简单方法。你的小指指甲,保持一定的距离是半度。3个手指是5度,你的拳头是10度。
那么,从头到尾,我们巨大的天球有多大?我知道你知道那些东西不像直线。有些星星离得更近,有些星星离得更远。如果你能做一个完全包围它们的盒子,它会有多大? 七星中距离最近的恒星是58光年的开阳星。最远的是124光年的天枢星。然而,它们看起来亮度大致相同。这意味着开阳是一颗比天枢亮得多的恒星,而且它离我们很远。因为这些星星在天空移动,我们今天看到的北斗七星与古代并不总相同。
北斗七星是北半球天空的重要星象,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有时也称其为瑶光)等七颗星组成,因北斗七星连起来像个勺子,故得名为北斗七星。
在易学中,北斗七星是紫微垣的一个星官。
《晋书·天文志》记载,枢为天,璇为地,玑为人,权为时,衡为音,开阳为律,摇光为星。
而在天文学中,北斗七星属于大熊星座,从斗身上端开始,到斗柄的末尾,按顺序依次命名为α、β、γ、δ、ε、ζ、η。因为北斗七星能发光,所以它们都是恒星,而恒星可都是宇宙中的巨无霸。而谈到北斗七星有多大,自然就要从它的榜首说起。
北斗七星的魁首,便是古诗"西北望,射天狼"中的贪狼星——天枢星,它也是大熊星座的α星。
天枢星距离地球差不多有124光年,视星等为1.79,绝对星等为0.2。它的光度为太阳的181倍,而质量也无愧于它的恒星身份,是太阳的四倍。可以说就它一个,就比我们时常见到的月亮要大的多了。但因为月亮作为太阳的"小跟班",离地球比较近,所以看着就比北斗七星要大上几倍。
北斗七星的老二巨门星,因为它属阴土,是有名的暗星,所以人们总觉得它掌管了人们的命宫,巨门星也是大熊星座中的β星。
巨门星距地球79.4光年,视星等2.4,光度为太阳的55.2倍,比太阳大了差不多10倍,也要热得多。
天玑星是大熊星座的γ星,它源于古时人们对北斗的崇拜,人们认为它主理天上人间的财富,所以尊称它为财富之星。人们如果生活困窘,便会去拜一拜天玑星,恳求天上的禄存星君发发慈悲,让自己一夜暴富。
天玑星距地球83.7光年,视星等为2.5。它的光度为太阳的59倍,有差不多三个太阳那么大。
天权星是大熊星座中的δ星,也是著名的文曲星。《新白娘子传奇》中,白素贞的儿子许仕林就是文曲星,专门下来中状元的。所以读书人想要进士及第,就需得拜拜文曲星,让他保佑自己高中。
天权星距地球81.4光年,视星等为3.4,是北斗七星中最暗的星,其亮度只相当于一个三等星。它的光度为太阳的24.4倍,质量为1.6倍,算是北斗七星中的"小矮子"了。
玉衡星是大熊座的ε星,它位于斗勺与斗柄连接处,与贪狼星并称为"廉贞贪狼两大桃花"。它也是有名的"杀星"与"囚星",其代表人物为孔子的弟子子路。
玉衡星距地球80.9光年,视星等为1.77,其光度为太阳的98.7倍,和之前的天玑星差不多大。
开阳星是大熊座中的ζ星,也被称之为武曲星,是北斗七星中最亮的一颗星,其光度接近一等星。
开阳星距离地球78.2光年,视星等2.4,光度是太阳的60.2倍,质量为太阳的2.2倍,仅仅比天权星大一点。
摇光星是大熊座中的η星,它在易学中被命名为破军星,是一颗"耗星",有先破后立之意。
破军星距地球101光年,视星等为1.86。它的光度为太阳的141倍,乍一看感觉比开阳星还亮,但光度大不意味着亮度高,事实上北斗中最亮的星还是玉衡星。它的质量是太阳的的6.1倍,也就是6.1×2×10⁹×10㎏。
北斗七星是一个由七颗恒星组成的星座,所以严格意义来讲,我们是无法给出一个具体的数值的。北斗七星除了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这七颗主星以外,还有许多伴星。
天枢星是一颗巨大的橙色恒星,它有一颗伴星,其质量为太阳的1.6倍。
天玑星也有一颗伴星,但它只是一颗没有任何存在感的橙矮伴星,质量为太阳的0.8倍。
天权星也有两颗伴星,但很遗憾,凭肉眼我们基本看不见它。
玉衡星的伴星虽然也是靠肉眼看不见,但它的质量为太阳的15倍,是一颗相对来说比较庞大的伴星了。
开阳星是一个六合星系统,有一颗肉眼可见的伴星和四颗看不见的伴星。
北斗七星是中国古代天文历法上不可缺少的星辰,它指引着我们走出迷津,辅助我们观测时间,为了纪念它对中国天文做出的贡献,我们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套定位系统,就被命名为"北斗"。
北斗七星是北方星空中一个象征,它明亮的七颗星连起来就像一把巨大的勺子,勺口正对着的北方就是最明亮的北极星。如果有人在夜晚迷路时,可以参照天空北斗七星的勺口所指的方向就是北方。
北斗七星在天文学上是大熊座的天枢α、天璇β、天玑γ、天权δ、玉衡ε、开阳ζ、摇光η七颗恒星。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四颗连成了勺子的勺身,古代称为“魁”;玉衡、开阳、摇光连成了勺柄。北斗七星距离地球约为78~124光年,玉衡最亮。
且听我一一道来:
一、北斗1,天枢,又称大熊座α,贪狼星,是北斗魁首。距地球约124光年,视星等1.79,光度有太阳的181倍。是太阳质量的4倍,半径的32倍。天枢有一颗4.8星等的伴星,为双星系。易学认为是智星、吉星、统治管理者的象征。二、北斗2,天璇,大熊座β,巨门星。距地球79.4光年,视星等2.4,光度为太阳的55.2倍,比太阳大近10倍,也热得多,被一圈寒冷的尘埃盘环绕。在地球上看,它与天枢连成的直线直指北极星。
三、北斗3,天玑,大熊座γ,禄存星。距地球83.7光年,视星等2.5。光度为太阳的59倍,太阳质量的2.9倍,半径的3倍。寓意为财富。
四、北斗4,天权,大熊座δ,文曲星。距地球81.4光年,视星等3.4,北斗七星中最暗的星。光度为太阳的24.4倍,质量的1.6倍,半径的1.4倍。
五、北斗5,玉衡,大熊座ε,廉贞星,斗勺与斗柄连接处。距地球80.9光年,视星等1.77,光度为太阳的98.7倍,质量的2.9倍,半径的4.1倍。
六、北斗6,开阳,大熊座ζ,武曲星。距离地球78.2光年,视星等2.4,光度是太阳的60.2倍,质量的2.2倍,半径的3.4倍倍,是双星系。
七、北斗7,摇光,大熊座η,破军星。距地球101光年,视星等1.86。光度是太阳的141倍,质量的6.1倍,半径的3.4倍。
另外在小熊座中也有七颗恒星连成的小北斗七星。
从古至今,中国人都崇拜星斗,并且用天象的变化预测吉凶。北斗七星从被人们发现开始,就被用作星象命数等一些玄学的研究。而北斗七星到底是什么呢?
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北斗七星其实是大熊星座的七颗恒星,距离我们也不是很远,经常出现在北方的天空,肉眼就可以看到。同时这七颗恒星是个独立的天体系统,互相公转的周期是80万年。北斗七星组成一个斗型,所以很容易辨别。
北斗七星距离我们78光年-124光年,尽管这七颗恒星有的相距很远,但它们也依然是个整体。如果与我们的太阳做比较,事实上这七颗恒星都比我们的太阳还要大,只有天玑星和我们的太阳相差无几。
在北斗七星的斗口上方有一颗亮星,从地球的北半球看,它的位置几乎不变,它叫做北极星,距离地球434光年,人们可以通过北斗七星找到它,借助北极星辨别方向。
感谢提问!在搞清楚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关于北斗七星的一些冷知识。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北斗七星是位于大熊座中的一个星群,由摇光(北斗七,破军星)、开阳(北斗六,武曲星)、玉衡(北斗五,廉贞星)、天权(北斗四,文曲星)、天玑(北斗三,禄存星)、天璇(北斗二,巨门星)、天枢(北斗一,贪狼星)七星组成,如果将这七颗星串联起来,正好像一个大勺子,故而又得名“勺子星”(如上图)。
说到北斗七星,其实它与咱们地球还是有着颇深的渊源,不仅自己所组成的造型在天空中很好辨认,而且还在给地球“带路”。我们都知道咱们的地球围绕在围绕假想的地轴自转,这里所说“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而北极星所在的位置恰好是在由北斗七星“勺子”的底点天璇向“勺子”的外端口顶点天枢画一条直线并将其延长约5倍的位置。
不过虽然北极星只是在夜空中看上去亮度和位置都比较稳定的一颗星星,但它也是一颗恒星,其直径约为5200万公里,质量约为太阳的4倍,只是由于它距离地球过于遥远足足有434光年,而且北极星(现阶段所指的“勾陈一”)实际上是一颗三合星,由北极星Aa、北极星B及北极星Ab三个天体组成,因此严格意义上讲由于岁差的关系,北极星的某一颗星的位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下面我们再把思维转到北斗七星的大小上来。
北斗七星是七颗恒星组成的星群,且每一颗恒星无论是体积、质量、光度和表面温度等都要比太阳系的中心恒星太阳要大,其中相比而言最小的是武曲星天权,其体积和质量分别约为3.87329E+18立方千米、3.18256E+27吨,相当于太阳的2.8倍和1.6倍。
从北斗七星各星到地球的距离来看,摇光101±2 光年、开阳78.2±1.1 光年、玉衡80.9±1.2 光年、天权81.4±1.2光年、天玑83.7±1.4 光年、天璇79.4±1.1 光年、天枢124±2 光年,可以说除了“勺字”的两端外,中间各星离地球最近。
前面讲到了地球到北极星的距离约为434光年,假如地球到天璇的距离去近似值80光年,那么可以计算出天璇距离天枢约为(434-80)/(5+1)=59光年。
然而,同样作为恒星的太阳,相比于北斗七星却要显得孤独很多,因为北斗七星大部分都是双星系统或者多星系统,比如开阳就是一个六合星系统,而天权则是一个三合星系统,仅摇光、玉衡和天璇为单恒星。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喜欢我的朋友欢迎记得点评、点赞哟!
北斗七星有多大?
其实这个话题有些不好讨论,因为北斗七星总共有七颗,而且还有不少是双星或者多星,当然北斗七星的在各位的记忆中是最为深刻的,因为在北半球是最为著名的星座,也许另一个猎户座还要排在北斗七星之后!一、上图是北斗七星星座的各颗恒星命名,下面做个简单统计,分别统计下单恒星以及多星系统!
1、单恒星:
摇光,玉衡与天璇
2、双星系统:
天枢:双星系统,伴星天枢B的质量约为太阳的1.6倍
天玑:双星系统,主星是天玑A,还有一颗较小的伴星——天玑B,它的质量只有太阳的79%,这是一颗橙矮星。
3、三星系统:
天权:三星系统,主星是天权A,另外还有两颗较小的伴星
4、多合星系统:
开阳:光学双星,视力好即可分辨!但真正的开阳是一个六合星系统
二、北斗七星中哪颗最亮?
很明显,最亮的那颗是视星等为1.77的玉衡,玉衡是单恒星,因此它的第一当之无愧,不过他距离地球也稍近!
三、北斗七星中有在靠近地球的吗?
1、天璇正以12公里/秒的速度朝地球运动。
2、玉衡也在靠近地球,视向速度约为9.3公里/秒。
3、摇光也正以11公里/秒的速度在靠近地球。
四、北斗七星中,哪颗最大?
天枢是一颗已经演化到恒星红巨星时代的恒星,当前已经膨胀到了太阳直径的22.8倍,从大小来看它的直径是最大的!
五、北斗七星中,那颗质量最高?
摇光的质量是太阳的6.1倍,是北斗七星中质量最高的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仔细对照下上图中的详细信息
魁星:指的是北斗七星中的天枢,以及前四颗星,即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的总称,在中国古代神话中主文运!
“奎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二十八宿之一。东汉纬书《孝经援神契》中有“奎主文章”之说,后世附会为神,建奎星阁并塑神像以崇祀之,视为主文章兴衰之神,科举考试则奉为主中式之神,并改“奎星”为“魁星”。
另外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星座辨认是,从天璇到天枢的连线延长方向就是北极星,大小北斗是两两相望的!
所以找到了北斗七星,北极星就跑不掉了!
北斗七星有多大?
其实北斗七星不能用有多大来称呼它,因为北斗七星、七星,它是多颗恒星,而不是一颗哦。
北斗七星所在天区的位置位于大熊星座,古代中国将北斗七星分别称为: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别以为北斗七星就是七颗恒星哦,这是错误的,在北斗七星中,有三合星系统、也有双星系统,甚至还有六合星系统。
比如天枢、天玑都是双星系统,根据进一步的光谱分析,开阳其实是一个六合星系统,天权是一个三合星系统,也就是咱们俗称的三体星系。
(大熊座与小熊座的区别)
有人问,为何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只是一个个单颗恒星呢?
其实,这与我们在远处看景观、物体是一个道理,如果两个人相隔十米站在一起,我站在100米之外可以清楚的看见这两个人是分开站着的,但是如果我站在500米开外,那么我可能就会把这两个人看的重叠在一起,由于我们距离北斗七星太远,所以只是看重叠了而已,将多颗恒星看成了一颗,天文观测得需要进行光谱分析才可以得知那里并不是只有一颗恒星。
北斗七星距离地球最近的也在78光年开外,北斗七星中基本上所有主恒星的质量都比咱们的太阳大,在日常的天文爱好者天文观测中,常把北斗七星所在的大熊座直接称呼为北斗七星。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留言探讨。我是科幻船坞,感谢大家的阅读与关注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
北斗七星是大熊座7颗恒星组成的勺状组合,因为它比较亮形状又非常独特,所以自古以来就是辨方位和导航的好帮手,很多人最初的天文知识也是和北斗七星相关的。
最早出现北斗七星字样的书籍是汉代的《春秋运斗枢》,这本书将北斗七星前四颗斗魁(璇玑)后三颗斗杓两部分,七颗星分别命名为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不得不说这几个名字实在是太有味道了。
不过由于现代天文学起源于西方,因此目前的北斗七星的名字就是大熊座7星,用贝塔伽马等标志简单区别开来。
组成北斗七星的七颗恒星最近的距离地球也有79光年,最远的达到了124光年,这些恒星无一例外质量质量体积和亮度都远超我们的太阳,事实上太阳在宇宙中只是一颗中等质量的恒星。
恒星可以说是宇宙中最不喜欢自己质量变大的天体了,因为质量变大就意味着内部核聚变反应的加剧,进而意味着自己短暂的寿命,并且死后还可能坍缩成一个黑洞,因此大质量对恒星来说远远算不上什么好事。
我们的太阳作为一颗中等质量的黄矮星虽然大小比不上北斗七星,但论寿命长短的话太阳是完胜北斗七星的。
夜晚仰望星空最明显的就是北斗七星了,顾名思义是由七颗恒星组成外形类似于“古代舀酒的勺子”一样,从勺子的方向向外延伸就可以看到北极星。北斗七星属于大熊座中的七颗亮星,距离我们78光年-124光年不等,视星等在1.77-3.3之间都是肉眼可见的亮星。
银河系内大约含有2000亿颗恒星,我们的太阳只是其中普通一颗,大多数恒星在地球上肉眼都难以看到。全天肉眼可见的恒星大约有6000颗左右,例如北斗七星、天狼星、北极星、牛郎织女星这些都是比较著名的。
北斗七星在古代有很多故事,比较耳熟能详的就是孔明拜斗。话说诸葛孔明率蜀国将士六出祁山,屯兵五丈原,与司马懿对决,心力交瘁病倒了。为了续命而点七星灯祈禳北斗,只要七天灯不灭,则能够延寿。结果到了第六日,魏延闯进军帐,带进之风扑灭灯火,孔明祁禳北斗的方法失败,一命呜呼。
至于为什么祁禳北斗会续命延寿,找不到这方面的理由,反正古代人都认为天上的星星是神仙,只要神仙作点法,给点庇荫,要多活点时日是没有问题的。孔明深谙其中的玄机,所以常有一些神神叨叨之举,什么八卦阵、披头散发仗剑借东风之类的。但终究人算不如天算,那个长有反骨的魏延是他的克星,踏灭了他最后一点希望。
中国人把北斗七星命名为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道教里面把这七星对应为七位神君,他们是北斗阳明贪狼星君,北斗阴精巨门星君,北斗真人禄存星君,北斗玄冥文曲星君,北斗丹元廉贞星君,北斗北极武曲星君,北斗天关破军星君。
这些星君各司其职,主管着人间善恶君臣福禄文武等各类事情,各管一摊。如天权星为文曲星,就主管人间学子,只要被它相中,状元就跑不了。
好了,下面就来用科学方法说说北斗七星的大小远近。
1、天枢星,又叫大熊坐a,英文名 Dubhe。这是一个双星系统,我们看到的是主星,目视星等为1.79,距离我们124光年。这是一颗橙色巨星,质量为太阳的4倍,半径是太阳的32倍,是一颗年龄才3.2亿岁,就已经步入晚年的红巨星;
2、天璇星,又叫大熊座β,英文名Merak。目视星等为2.37,距离我们79光年,质量为太阳的3倍,半径也约太阳3倍,目前处于主序星阶段;
3、天玑星,又叫大熊座γ,英文名Phecda。目视星等为2.5,距离我们84光年,质量约太阳的3倍,半径也为3倍,与天璇星差不多,目前处于主序星阶段;
4、天权星,又叫大熊座δ,英文名Megrez。目视星等3.4,距离我们81光年,质量约太阳的1.5倍,半径也差不多1.5倍,处于主序星阶段;
5、玉衡星,又叫大熊坐ε,英文名Alioth。目视星等1.7,距离我们为81光年,质量约太阳的3倍,半径约太阳4倍,处于主序星阶段;
6、开阳星,又叫大熊座ζ,英文名Mizar。目视星等2.4,距离我们78光年,质量约太阳的2.2倍,半径约为太阳的2.4倍。这是北斗七星中又一颗双星系统,伴星叫大熊座80,视星等为3.95,天气晴朗空气清洁时视力好的可以看到。
7、摇光星,又叫大熊座η,英文名Alkaid。目视星等1.8,距离我们101光年,质量约太阳的6.1倍,半径约太阳的3.4倍,年龄是北斗七星中最小的,只有1000万年,刚进入主序星阶段。
了解了北斗七星的情况,请大家注意到这么几点:一是北斗七星其实有两个双星系统,因此它们实际上是由9颗星组成;二是目视星等是人眼看到星星的亮度,数值越小越亮,因此这七星中最亮的是天枢和玉衡,最暗的是天权。所以古代人天气好看到天权发亮就认为有文曲星下凡;三是这七星距离我们最近的只有78光年,最远的有124光年,差距达到46光年。
人类根据观测习惯把这些星星联系起来,中国把它们叫做北斗七星,古希腊把他们划为为大熊星座里的几颗星。其实它们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这些星星一直都处于不断的运行变化当中,只是从人类的视角来看,这种遥远距离的移动太缓慢了,几千年都看不出来而已。
但如果用现代仪器观测,这些移动就很明显了。人类眼睛观测要万年甚至十万年才能够看到它们的变化。根据科学预测,10万年年前的北斗七星更像个箭头,而10万年后则会成为一个勺柄折转的挖土机斗样子了(见上图)。
就是这样,欢迎讨论。
北斗七星是由位于大熊星座的7颗恒星组成的,人类很早以前就已经发现了这七颗恒星,这七颗恒星依次连起来,看起来像是一个勺子,古人遂联想起来用来舀酒的斗形,于是便命名为北斗七星。
古人通过观察发现,在不同的季节以及夜晚的不同时刻,北斗七星的勺柄指向不同的方位,于是古人根据初昏时斗柄指向的方位来定义季节,比如斗柄指向北方的时候,天下皆冬。组成北斗七星的七颗恒星,这七颗恒星,跟地球的距离彼此不同,发光亮度也彼此不同,从勺柄端往勺口端数,它们依次是摇光、开阳、玉衡、天权、天玑、天璇、天枢。
从天璇向天枢做延长线,大约延长5倍多一点的时候,就可以看到另外一颗和北斗七星差不多亮度的恒星,那就是北极星。在这七颗恒星中,天权星是亮度最暗的一颗,它们跟地球的距离从天玑的78光年到天枢的124光年不等,它们大都处于主序星状态,而且体积和质量都比太阳大。
关于北斗七星的故事,有很多,最广为人知的恐怕就是东汉末年诸葛亮六出祁山,屯兵五丈原与司马懿对决的时候病倒了,这个时候诸葛亮自知已经时日无多,于是遂在五丈原前点起七星孔明灯,向天续命,原本只要孔明灯七天七夜不灭,孔明就可以续命20年,可谁知到了第六日,魏延突然穿进军帐,将孔明灯带灭,孔明遂就一命呜呼了。下面就来简略介绍一下这七颗恒星。
北斗七星是大熊座的七颗明亮的恒星组成,
在北半球的夜空中极为明亮,排列成勺子的形状。以前如果在野外迷了路,靠着北斗七星其实都能判断得了具体的方位。不过,现在光污染这么严重,就比较难办。
北斗七星很早就引起了古人们的关注,汉代纬书《春秋运斗枢》就有相关的记载:
第一天枢,第二天璇,第三天玑,第四天权,第五玉衡,第六开阳,第七瑶光。
所以,北斗七星的七颗恒星也被我们叫做:
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和瑶光。
天枢距离地球约124光年,是一颗红巨星,大概是4倍的太阳质量,32倍的太阳半径。光度是太阳光度的316倍。
天璇距离太阳79.7光年,天璇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2.7倍,半径是太阳半径的3倍,光度是太阳光度的63倍。
天玑距离地球83光年,天玑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3倍,半径是太阳半径3倍,光度是太阳光度的65倍。
天权距离地球81光年,天权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1.6倍,半径是太阳半径的1.4倍,光度是太阳广度的14倍。
玉衡距离地球约80光年,玉衡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3倍,半径是太阳半径的4倍,光度是太阳光度的102倍。
开阳距离地球大概有78光年,开阳的质量是太阳的2倍,半径是太阳半径的2倍,光度是太阳光度的33倍。
瑶光距离地球大概有104光年,瑶光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5倍,半径是太阳半径的3倍,光度是太阳光度的700倍。
看到北斗七星朋友们是不是耳朵里立刻回荡起了刘欢的那首《好汉歌》?“大河向东流啊,天上的行星参北斗啊……”歌里面的北斗就是天空上的北斗七星。“天上的星星参北斗”足以看出北斗七星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图示:北斗七星
北斗七星在星座上属于大熊座。它的形状看起来像一把勺子。组成北斗星的七颗星从勺子口第一颗开始到勺子把最后一颗名字分别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
组成北斗星的七颗星都是恒星。它们都比太阳大不少。
天枢星又叫大熊座α星。它是一颗恒色巨型,质量是太阳的4倍,直径是太阳的32倍,距离地球大约有124光年。
图示:天枢星和太阳大小比较
天璇又叫做大熊座β星。它是一颗主序星,质量是太阳质量的2.7倍,直径是太阳的3倍,距离地球大约79年光年。
图示:天璇星和太阳大小比较
天玑又叫做大熊座γ星。它的质量是太阳的3倍,直径是太阳的3倍,距离地球大约84光年。
图示:天玑星和太阳大小比较
天璇又叫做大熊座δ。它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1.6倍,直径是太阳的1.4倍,距离地球大约81光年。
图示:天权星和太阳大小比较
玉衡又叫大熊座ε星,它的质量是太阳的3倍,直径是太阳的4倍,距离地球大约80光年。
图示:玉衡星和太阳大小比较
开阳又叫做大熊座ζ星,它的质量是太阳的2倍,直径是太阳的2倍,距离地球大约有78光年。
图示:开阳星和太阳大小比较
摇光又叫做大熊座η星,它的质量是太阳的5倍,直径是太阳的3倍,距离地球大约有104光年。
图示:摇光星和太阳大小比较
北斗七星的形状也是在一直发生变化的,10万年前和10万年后的北斗七星因为各自运动的方向和运动速度的不同,形状发生了很大变化。
10万年后,我们看到的北斗星已经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样子了。
小时候没事就喜欢躺在草地上数星星,一颗、两颗、三颗….有时候数着数着就睡着了,回想起来才知道,那个时候的自己是多么的快乐。
特别是在夏天的时候,天空中终是会有那么几颗星星,特别的显眼,就像是星星中的明星一样,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其中就有这么七颗星星,在天空中远远望去就像是一把勺子一样,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北斗七星。
远远望向北斗七星就像是一个亮点一样,看着很小的样子,实际上北斗七星比太阳还要大上几十倍不止!要知道太阳的体积可是比地球还大130万倍!是不是感到不可思议?下面就让我们详细的了解下北斗七星的庞大。
北斗七星其实是由七颗恒星组成,这七颗恒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名字,分别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这么说,大家肯定分不清哪是哪,但是只要掌握一个小技巧,我们就可以很轻松的将其区分开来。
北斗七星的形状是一个勺子,那么勺子的顶端就是由天璇和天枢组成,而勺子的尾部则是由摇光和开阳组成。
之所以看着北斗七星那么小,主要还是因为它们离我们太遥远了,最近的都有80光年左右,这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那么就来说说这七颗北斗七星具体有多大,让我们通过对比来感受一下。
摇光这颗恒星在古代象征着勇敢,又被称为破军。而我国古代传说破军转世的最著名的历史人物就是明朝末年的袁崇焕了,他镇守边关十年,硬是把清朝强大的军队抵达在关外。
摇光距离我们地球大约为104光年,质量是太阳的6倍不止,直径是太阳的7倍左右。其他不说,就光比重量就相当于198万个地球的总和,这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说比地球重198万倍。摇光因为质量比太阳大,所以内部的核聚变也更加剧烈,因此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要比太阳大多了,大约是太阳的600倍,光表面温度就有1.5万摄氏度。只不过摇光离我们太远了,所以它的热量根本传达不到我们这里,所以我们才感受不到。
开阳在古代就代表着秩序,被古人称为武曲。而民间所公认的最典型的“武曲星”转世便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东汉末年,经过曹操的南征北战,终于奠定了曹魏政权的基础,也促成了“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
说到距离,这武曲星离我们比较近了,大约为83光年。开阳的质量是太阳的2倍多,直径是太阳的2.5倍,也就相当于70万个地球的质量。开阳因为质量比摇光小,所以散发的热量也就小很多,表面温度大约为9000度左右。此外开阳的周围还有四颗肉眼不容易分辨出来的小恒星,这四颗小恒星就是开阳的四个小伙伴,一直围绕着开阳,算是开阳的辅星了。
玉衡在古代象征着责任,被称为廉贞,据记载汉朝贾谊是廉贞星的代表人物。他因梁怀王坠马而死,深自歉疚,抑郁而亡。
玉衡是处于勺子的中部,是北斗七星的第三课恒星。玉衡的质量约是太阳的三倍,直接是太阳的8倍,也就相当于是100万地球的重量。玉衡距离我们地球约83光年,因为质量比开阳大一些,所以表面温度也就相当于是太阳的100倍,表面温度约为8500度。
玉衡也是北斗七星中最容易看到的,因为玉衡是这七颗恒星中亮度最高的一颗恒星,特别是在夜晚的星空中格外的耀眼。据观测玉衡的周围,有可能还有一个辅星,质量大约是地球的4770倍,距离玉衡大约为800万公里。
天权被古人称为文曲,代表着聪明,经常被古人用来比喻一些有才华的人。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文曲星是主管文运的星宿,其中典型的代表便是包拯,他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
天权和玉衡差不多,距离地球约85光年,质量是地球的53万倍,直径是太阳的3倍左右。天权的光度比上面三个恒星要小很多,只有太阳光度的14倍,表面温度是9200度左右。不过天权位于勺子的最中部,所以也比较好区分,只是亮度不高,很难一眼看见。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天权的年龄只有3亿岁左右,对于恒星来说,这个算是刚形成的恒星了,比其他几个恒星都“年轻”。
天权的周围也有2颗肉眼看不见的恒星,被称为是天权的伴星,与天权一起组成“三体”。
天机在古代被称为禄存,象征着财富,在古代传说中,禄存星之命的女子旺夫。而其中的代表便是元末明初巨富沈万三。他富甲天下,朱元璋夺得天下后,出资修筑南京城,个人就承包了三分之一的费用。据保守估计沈万三的财产应该在20亿两白银,换算到现在,至少万亿以上资产!
天机和天权距离地球差不多,都是83光年距离。天权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00万倍,直径是地球的327倍。天机的光度是太阳的65倍,整体来说还行,还是比较好分辨的,表面温度也约为9000摄氏度。天机的话和其他恒星相识,周围都有小恒星围绕着其运转。不过天机的周围只有一个小恒星围绕着自己,据科学研究数据表明,两者之间环绕的周期大约21年左右。
天璇这颗恒星象征着细腻,被古人称为巨门星君。古代星象占卜之中,天璇星代表了爱搬弄是非,撩拨离间,牙尖嘴里。《封神演义》中姜子牙的原配夫人马氏,上吊自杀之后,被太白金星带到天庭,负责驻守巨门星。
天璇的数据和天机十分相近,距离我们地球约为80光年,也就是说,当我们晚上看到了夜空中的天璇星,其实是它79年前的样子。但无论是质量还是直接和天机差不多,质量相当于地球的100万倍。但是天璇是一颗亚恒星,已经燃烧了很久,内部的氢燃料也差不多燃烧待尽,目前正处于冷却之中。
天璇也有可能成为北斗七星中最先衰落的一颗,估计到时候就要退出北斗七星这个阵容了,对于我们人类来说,这个时间还是极其长久的,估计我们很难等到哪一天。
最后一颗就是天枢星,象征着多才多艺,被古人称为贪狼。唐代将领郭子仪据传说就是贪狼星君下凡,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功臣,立下大功,保住大唐江山百年之久。
天枢星其实离我们地球大约有124光年,相当于从地球射一道光得用124年才能抵达,可见有多远了。此外天枢这颗恒星是勺子的顶端,所以也很好分辨。天枢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42万倍,直径是地球的3270倍,相当的巨大!光度的话是太阳的320倍左右,就是表面温度有点低,不到4500摄氏度。
天枢这颗恒星比其他的六颗要特殊一点,因为天枢恒星目前的核心氢燃料已经耗尽,属于一颗红巨星。天枢的周围和其他六颗恒星类似,有一颗质量约为地球53万倍的伴星,天枢和这颗伴星距离为23个天文单位,两者之间环绕一周的时间差不多50年左右。
无论是北斗七星中的那一颗恒星,其质量都远比地球大的多。毕竟恒星都是一些超级大的行星,所以说地球的大小,在这个宇宙里面根本不算什么,比地球大的行星多的是,就算是像北斗七星这样的巨大恒星,在宇宙中也很渺小,比北斗七星大的恒星也是数之不尽。
北斗七星到底有多大?
北斗七星在我国的记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古人运用北斗七星判断方向,占卜、断吉凶等等。道教认为人的魂魄与归宿都在北斗,每个人的出生年月都在北斗七星君的管辖之内,因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独有的本命星君。比较大的道观寺庙会不时举办拜斗科仪,以普渡众生。
北斗七星,是指大熊座的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古人把这七星联系起来想象成为古代舀酒的斗形,故名北斗。北斗七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于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组成为斗身,古曰魁;玉衡、开阳、摇光组成为斗柄,古曰杓。区别:小熊座中的七颗恒星称小北斗;帝星在小熊座,北斗在大熊座,所谓斗为帝车。
北斗七星从斗身上端开始,到斗柄的末尾,按顺序依次命名为α、β、γ、δ、ε、ζ、η,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分别把它们称作: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从“天璇”通过“天枢”向外延伸一条直线,大约延长5倍多些,就可见到一颗和北斗七星差不多亮的星星,这就是北极星。
瑶光
瑶光是一颗诞生大约1000万年的恒星(太阳年龄已有46亿年),它的质量、半径、光度和表面温度均大于太阳,分别是6.1倍、3.4倍和594倍、2.7倍。瑶光距离地球大约104光年,目前正以11公里/秒的速度在靠近我们。
开阳
开阳也比太阳更大更亮,它的质量、半径、光度和表面温度分别是太阳的2.2倍、2.4倍、33.3倍和1.6倍。它的年龄约为3.7亿年,距离地球83光年。
如果观测条件和视力足够好,还能看到开阳旁边有一颗较暗的星,它被称为“辅”,这颗恒星是开阳的伴星。开阳其实是一个六合星系系统,包括互相绕行的两个双星系统——开阳Aa和Ab、开阳Ba和Bb,以及辅A和辅B。这六颗恒星在引力的束缚下,绕着共同质心在不断运动。
玉衡
玉衡的质量、半径、光度和表面温度分别是太阳的2.9倍、4.1倍、102倍和1.6倍,它的年龄约为3亿年,距离地球82光年。玉衡是北斗七星中看起来最亮的一颗,视星等为1.7等。就像瑶光一样,玉衡也在靠近我们,视向速度约为9.3公里/秒。
天权
天权的质量、半径、光度和表面温度分别是太阳的1.6倍、1.4倍、14倍和1.7倍,它的年龄约为3亿年,距离地球81光年。在北斗七星中,天权是看起来最暗的那一颗,视星等为3.3等。天权是一个三合星系统,主星天权A还有两颗较小的伴星。
天玑
天玑的质量、半径、光度和表面温度分别是太阳的2.9倍、3.0倍、65.2倍和1.6倍,它的年龄约为3亿年,距离地球83光年。天玑是一个双星系统,主星天玑A的周围存在一颗较小的伴星——天玑B,它的质量只有太阳的79%,这是一颗橙矮星。
天璇
天璇的质量、半径、光度和表面温度分别是太阳的2.7倍、3.0倍、63.0倍和1.6倍,它的年龄约为5亿年,距离地球80光年。天璇处在大熊座移动星群中,它正以12公里/秒的速度朝向我们运动。
天枢
天枢古时又称贪狼,它的质量、半径、光度和表面温度分别是太阳的4.5倍、22.8倍、316倍和80%。天枢的年龄约为2.3亿年,距离地球123光年。
虽然天枢的年龄远低于太阳,但它已经是一颗垂暮的恒星——红巨星。天枢的核心氢燃料已经耗尽,现在正在进行氦核聚变,这会导致天枢的体积剧烈膨胀,光度增加,表面温度降低。
另外,天枢也是一个双星系统,伴星天枢B的质量约为太阳的1.6倍。如果沿着天璇和天枢的延长线向着北斗七星的勺口方向延伸,很快就能找到一颗比较亮的恒星,那就是目前离北天极最近的恒星——北极星。
北斗七星是北方星空中一个象征,它明亮的七颗星连起来就像一把巨大的勺子,勺口正对着的北方就是最明亮的北极星。如果有人在夜晚迷路时,可以参照天空北斗七星的勺口所指的方向就是北方。
北斗七星在天文学上是大熊座的天枢α、天璇β、天玑γ、天权δ、玉衡ε、开阳ζ、摇光η七颗恒星。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四颗连成了勺子的勺身,古代称为“魁”;玉衡、开阳、摇光连成了勺柄。北斗七星距离地球约为78~124光年,玉衡最亮。
且听我一一道来:
一、北斗1,天枢,又称大熊座α,贪狼星,是北斗魁首。距地球约124光年,视星等1.79,光度有太阳的181倍。是太阳质量的4倍,半径的32倍。天枢有一颗4.8星等的伴星,为双星系。易学认为是智星、吉星、统治管理者的象征。
二、北斗2,天璇,大熊座β,巨门星。距地球79.4光年,视星等2.4,光度为太阳的55.2倍,比太阳大近10倍,也热得多,被一圈寒冷的尘埃盘环绕。在地球上看,它与天枢连成的直线直指北极星。
三、北斗3,天玑,大熊座γ,禄存星。距地球83.7光年,视星等2.5。光度为太阳的59倍,太阳质量的2.9倍,半径的3倍。寓意为财富。
四、北斗4,天权,大熊座δ,文曲星。距地球81.4光年,视星等3.4,北斗七星中最暗的星。光度为太阳的24.4倍,质量的1.6倍,半径的1.4倍。
五、北斗5,玉衡,大熊座ε,廉贞星,斗勺与斗柄连接处。距地球80.9光年,视星等1.77,光度为太阳的98.7倍,质量的2.9倍,半径的4.1倍。
六、北斗6,开阳,大熊座ζ,武曲星。距离地球78.2光年,视星等2.4,光度是太阳的60.2倍,质量的2.2倍,半径的3.4倍倍,是双星系。
七、北斗7,摇光,大熊座η,破军星。距地球101光年,视星等1.86。光度是太阳的141倍,质量的6.1倍,半径的3.4倍。
另外在小熊座中也有七颗恒星连成的小北斗七星。